“誰是我學校中表現最好的學生?” 這是K-12學校管理者在尋求識別學業先進的學生并滿足其本學年學習需求時應該提出的問題。
但是,由資優教育領域的頂尖專家共同撰寫的一份新報告指出,學校官員正在使用國家考試成績規范來確定自己所在地區的學生是否有資格成為資優學生,結果導致資優教育計劃大都被,亞洲,中上層和上層學生。
約翰·霍普金斯青年才智中心和教育學院的任命者喬納森·普盧克說:“學校領導者應該尋找的是前10%的學生,而不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前10%的學生。”并且是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他們應該在本地尋找。”
對于這份由CTY和教育學院支持的報告,Plucker和他的同事使用了10個州的學校的數據,這些州的三年級學生在2007年至2017年之間接受了西北評估協會的學術進步措施測驗。
普盧克說:“我們一所學校上學,說:“如果這些學校使用國家規范(以識別高年級學生),會是什么樣?” “然后,“如果他們使用本地規范,那會是什么樣子?被識別出的學生人數會有多大不同?”而且這是完全不同的。”
使用本地規范而不是國家規范來確定要參加數學優才課程的學生,非洲裔學生的代表人數增加了300%,西班牙裔學生的代表人數增加了170%。在閱讀方面,這些增長分別為238%和157%。
普盧克說,全國有幾個地區過去都采用當地的規范方法來識別和支持有才華的學生。例如,紐約市公立學校在其每所學校中都提供高級編程。但是在1990年代,情況開始改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已經創建了學校,尤其是在低收入社區,這些學校的零學生被認為是高級學生。
普盧克說:“并不是說有才華的學生不在這些學校里;我們只是在使用錯誤的標準。”他補充說,資優課程的資源應該在地方而不是全州范圍內分配。
轉換回本地規范方法存在障礙,包括已從其學區獲得支持的成年子女父母的退縮。
父母說:“為了滿足我孩子的需求,我必須努力奮斗,現在您正在改變做事的方式嗎?“即使讓他們的孩子沒有任何真正的改變,我們也不會讓您這么做的。”
他以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縣公立學校為例,介紹了該地區重新采用當地規范方法的情況,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他們投入了大量資金,以確保這些才華橫溢的孩子去哪所學校,那里都有針對他們的高級課程。那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模式。”
他說,目標是為有天賦的程序獲得更多的支持,而不是重新分配現有資金。他說:“這不是要把餅分開,而是要提供更多的餅。”